喪親之後/陳志恆:從繪本開啟與孩子討論死亡的對話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推薦,關於親人過世、討論死亡,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的繪本故事,帶著孩子一步步認識自己的情緒感受,藉由主角的故事經歷,看見不同面對失落的方式。不只慢慢靠近悲傷,也慢慢療癒自己。
一、《悲傷讓我抱抱你》:如何與悲傷的情緒共處
作者:艾娃.伊蘭
出版社:水滴文化(圖片封面引自博客來)
出版日期:2020/07/02
「有時候,悲傷無預警來敲門……好近好近,讓你難以呼吸。」
孩子在經歷喪親失落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悲傷的情緒,有時候悲傷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會無預警地陷入憂鬱、突然難過的好想哭,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孤單,沒有人陪伴自己。這本繪本用簡單的文字和溫暖的插畫,讓孩子了解悲傷是很正常的情緒,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與悲傷相伴的生活。
二、《爺爺怎麼消失的》:讓孩子了解生命慢慢離開的過程
作者:葛洛莉雅.戈拉內爾
出版社:大好書屋(圖片封面引自博客來)
出版日期:2021/07/01
在成長的過程,孩子可能會看到祖父母身體逐漸凋零的過程,聽力越來越不好、身體漸漸使不上力、頭髮越來越白,而終有一天將離開我們。陳志恆表示,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會將死亡說的很抽象,例如:「他上天堂了」、「他去當小天使」等等,但是我們終究還是必須告訴孩子,什麼是死亡?死亡其實是一個人的生命結束,沒有了呼吸、沒有了心跳,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上。
透過繪本,可以讓孩子了解人的身體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地衰退,但是我們可以正向看待身體的種種變化,不要忘記,只有微笑是時間無法帶走的。
三、《媽媽的毛衣》:從親人的遺物中找到情感的連結
作者:潔德.珀金
出版社:大好書屋(圖片封面引自博客來)
出版日期:2021/03/31
這本繪本描述孩子在經歷媽媽過世之後的悲傷過程。喪禮其實是一個讓我們有時間與家人一起好好哀悼逝去親人的機會,但是在我們的文化之中,葬禮常常是在一陣忙碌中度過,而忽略了葬禮,也是孩子可以跟親人好好好說再見的時間。陳志恆提醒,孩子可能在喪禮結束之後,還是會想念親人,還是會覺得孤單,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這是很正常的過程,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故事中爸爸與孩子一起整理媽媽的遺物,孩子非常喜歡媽媽的毛衣,喜歡毛衣上媽媽的味道,於是孩子穿著毛衣做任何的事情。陳志恆建議,在喪親之後,與孩子一起整理遺物,可以幫助孩子感受到親人的精神和溫度,仍與我們同在,並且與逝去的親人建立情感連結,明白死亡不代表與親人之間的回憶消失。
死亡有時候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大人常常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跟孩子談,甚至因為大人也處在悲傷的情緒中,還沒有準備好跟孩子討論。但是透過繪本,簡單的描述與柔和的插圖,除了能幫助孩子更理解喪親之後的悲傷歷程,大人看完繪本故事,也能夠從中療癒自己的心靈。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