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癌症面對死亡/楊育正:向生病與死亡學習,如何好好生活
生病,就像是往池水裡丟入一顆石頭,打亂原本平靜的生活步調,激出水花、泛起漣漪,以病人為圓心,不斷向外擴散,包含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醫護關係裡的醫療團隊。每個人受到水波震盪的幅度不同,有些人必須改變原有生活計畫,開啟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有些人及時補位,暫時打理工作或家務,但相同的是,在這個同心圓裡,每個人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目標、愛與寬恕、活著與死亡。
馬偕醫院婦科癌症學科榮譽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楊育正,引用德國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所言:「人只有跟自己的死亡相遇,真實的自我才會顯現。」他進一步解釋道,在面對自己的死亡之前,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尋找自己的角色,但是經歷過深刻的苦難之後,心靈會得到非常大的成長。
死亡是生命最後階段,它迫使我們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看見自己窮盡一生追尋的目標與意義是什麼?還有什麼話想對我們所愛與被愛的人訴說?曾經發生的過錯和傷痛,是否已經互相接納、放下,彼此寬恕?在尚可掌握的日子裡我們還能做那些事?最後,不論你的信仰是什麼,有沒有想過你為何來到世間,死後的你又會去哪?
這一切對於人生的思辨,以及心靈的成長,或許得從得知病情的那一刻,開始說起。
讓溝通更有溫度 照顧病人與家屬的悲傷
生命總是充滿意外,其中讓人悲傷的,是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收到生命有限的消息。「醫療知識與技術,是醫生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如何告訴病人『壞消息』是比醫療技術更困難的專業素養。」楊育正說道。從醫超過40年的他,談起病人,就像是對待一位老朋友,他認為,作為一名醫生,更重要的是,把醫學用有溫度的方式跟病人說明。因此該怎麼與病人溝通,成為醫療技術之外重要的課題。
但是,不論腦海中閃過多少最壞的打算,聽到醫生告知壞消息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是脆弱的。我們或許能從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素醫師(Dr. Elisabeth Kübler-Ross)的「悲傷五個階段」,感受病人在面對死亡、生命受到威脅的過程中,會有的情緒轉折,像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接受。但悲傷是個複雜的情緒,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情緒歷程,不代表隨著時間推移,便進入下一個階段,有些人會在其中反覆來回,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
而同樣承受著這份悲傷的人,其實還有家屬。楊育正分享,曾有子女知道媽媽罹癌後,決定相信民間偏方,不料卻讓病情惡化,孩子在病榻前,不斷懊悔,責怪自己耽誤了治療黃金期;也有家屬鼓勵病人積極對抗病魔,繼續化療與插管,不願放棄希望,但病人其實早已筋疲力盡。家屬的震驚、悲傷、自責、憤怒,為什麼現在的醫學無法治癒親人,甚至是與瀕死親人不良的溝通互動,都可能會造成不健康的哀傷,這些情緒都需要被看見與理解,需要讓病人與家屬知道,這一切都是自然和正常的反應。
因此,楊育正表示,醫生不只用心聆聽病人與家屬的需求,在關懷病人時,不要讓病人覺得一再被提醒:「我快死了!」同時也要記得照顧家屬的悲傷。
互道感謝 生活不再理所當然
「病人不是唯一受苦的人,照顧者也同樣承擔著痛苦。」 這是楊育正在第一線的觀察,有的病人認為自己將一輩子的時間都奉獻給家庭,家人理所當然必須照顧他,也有的病人把照顧者當作傭人,沒有感受到照顧者的付出和用心,也同時承擔著痛苦。
楊育正提起,自己看門診時有個慣例,當病人前來回診,離開之前,他會要求病人向照顧者說聲感謝,謝謝另外一半的付出,謝謝兒女盡心盡力地照顧,之後再一起牽著手出去。
探討生死議題的暢銷小說《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裡,罹患漸凍人症(ALS)的教授,曾為自己逐漸不聽使喚的身體感到悲傷,有必要時也會大哭一場,但是哭完之後,他會專注在生命中還沒有失去的種種美好,像是生活中陪伴在身旁的人。
因為生病,我們學會了感謝,生活中的一切不再視為理所當然,重新看見生活,也看見自己。
當生病成為一堂課 學習生命的意義
楊育正分享道,曾經有位病人,以前在家裡說話時,先生跟小孩都不認真聽,但是自從生病之後,每次講話都會被認真傾聽,意外重新找回在家庭中的自己。這位媽媽說生病前心心念念都為家人,從今決定為自己過好每一天,完成人生願望清單,只要是想做的事情,都努力去嘗試看看。
日本癌症哲學門診創始人樋野興夫教授,在《生病,是人生的暑假》一書中,提到生病是人生的一堂課,我們要在課程中學習,每個人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強大,或許在生病之後,我們才能看見平凡日常的幸福,在有限的時間裡,認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讓我們不再對生病抱有罪惡感,不再追問為什麼,接受生命中的困難,思考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與任務。
四道人生練習題 優雅轉身告別
當我們無法阻止病情的惡化,避免死亡的到來,或許重點已經不是跟病人談病情而已,而是陪伴病人討論在生命終點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他期待的醫療目標為何。
許多人可能會有錯誤的迷思,認為在生命走向終點,提供的安寧照顧是放棄治療,但是楊育正強調,安寧照顧是加法醫療,必須不斷思考還可以給病人什麼幫助。在進入安寧照顧之前,醫生會有幾個判斷指標,首先考量病情的診斷是否正確,再思考這樣的醫療照顧對病情有沒有幫助。當然病人與家屬的意願是重要前提,醫生同時也必須評估,這時提供的醫療是否會徒然增加病人的痛苦,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規範。
在生命最後的歷程,能夠協助病人的是面對死亡的準備,楊育正表示,其實推測約半年前就可以開啟死亡的討論。從生命的回顧開始,重新回想小時候成長過程中的自己,那些曾發生的快樂與悲傷,高峰與低谷,同時也看見生命的意義。每個生命都是最好的禮物,即便是來不及好好長大的嬰兒,都可能讓我們更認真地擁抱生命,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告別是生命的常態,讓我們完成最後的四道人生練習題。
道謝,謝謝生命中曾帶給我們照顧與溫暖的人。
道歉,請求別人原諒曾經犯的錯誤,也寬恕別人的行為。
道愛,對親密的家人,說出最後的愛與祝福。
道別,向生命中曾出現過的人,說聲再見,優雅地轉身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