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分居,如何回應孩子對其他雙親家庭的羨慕與失落?
在探討如何回應孩子這樣感受之前,讓我們先來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以及不予回應對孩子可能的影響。
一、來自偏見眼光
傳統社會觀念認為家庭應由父母及孩子組成,缺了任何一員就等於不完整、不美滿或不幸福,於是面臨父母離婚分居,孩子容易對自己產生質疑,有時還會擔心受到周遭異樣的眼神和同儕的嘲笑,讓本來就脆弱的身心變得更加敏感。長此以往,孩子可能變得自卑、缺乏自信、或從原本羨慕同學雙親的家庭也會漸漸轉為嫉妒及心理不平衡等狀況。
二、來自生活感受
離婚或分居的父母常因陷入自己紛亂的情緒中,或因忙著處理彼此的婚姻關係而忽略孩子也正承受著生活變化的種種感受,如:跟父母一方無法天天見面、擔心失去未同住父母的聯繫和愛、被迫處於父母對立的為難等。長期處於關係失落的孩子,有的會透過生理不適、行為異常、哭鬧不休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及關愛;有的則會抱持對父母復合的幻想,最終仍得面臨失望與傷害。
所以,離婚分居的父母該如何回應孩子呢?
一、帶給孩子多元的觀點
家庭類型有很多形式,有雙親家庭、單親家庭、偽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同性父母家庭、頂客族家庭、收養家庭等,每種家庭各有優缺點,不以「家庭組成份子」來評價一個家庭的好壞,而是以有「愛」這個元素來評判。戲劇「以家人之名」即在闡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住在一起,只要彼此間關心有愛,同樣可以治癒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
二、協助孩子重新框架/重新詮釋
每個家庭都是原創,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不需和別人比較,也許別人家孩子也正羨慕著您家孩子不用處於父母每天爭吵的衝突環境中!讓孩子知道當父母發現雙方不適合在一起生活後,分開反而是父母負責任的選擇,只要家人彼此珍惜,努力把接下來的生活過得更好,每個家都可以是最溫暖的家庭。
三、提供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讓孩子知道父母只是不再一起生活,絕不代表孩子會失去任何一方,且保證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改變。這樣的承諾更需要落實在友善父母、合作父母上,如:讓孩子看到父母雙方為了孩子的事理性溝通,父母不在孩子面前惡言相向,以及讓孩子可以常看到非同住的一方等,才能幫助孩子逐漸走出失落與悲傷,且不再自卑與失望。
四、鼓勵孩子正向思考
未來生活雖與雙親家庭時有所不同,但可引導孩子從優勢觀點來看待,如:孩子比較不會受到雙親教養觀念不一致的困擾,孩子可能會更獨立與成熟,父母會更主動參與孩子的活動及更珍惜親子相處的時光等。事實上,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父母吵架比離婚更傷害孩子;只要家庭結構穩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學習成就和行為方面的表現並不遜於雙親家庭的孩子。
更多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