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不是孩子的錯 如何承接孩子面對父母關係變化的失落心情
長期面對爸媽衝突、彼此惡言相向的孩子,內心很容易產生恐懼感與煩躁感,恐懼這些嘶吼的聲音、害怕誰又要出門不回來了,以及煩躁所有發生的一切。於是,孩子的情緒會很容易不穩。
要建構一個孩子內在的『安全感』,形成『安全依附型』的人格,很重要的是,在生活當中,提供給他一個「安穩、沒有焦慮,以及可預期的環境」。
孩子不確定爸媽今天會不會吵架?不知道爸媽今天的心情是好還是不好?害怕誰會不會奪門而出?內心滿是焦慮與不安。於是,內在安全感的不足,導致他的情緒很敏感、對於很多的關係都充滿著不信任、對許多事情都充斥著焦慮。
如果爸媽又常因為孩子的議題而起爭執,孩子也有可能會產生「是不是因為我,才讓爸媽吵架的?」、「是不是我不在,他們就不會吵了呢?」的自責與自我懷疑。於是,待在家裏,也很容易呈現窩在房間裡面鎖門,不出來與家人相處的情況,甚至再大一些,很晚回家或是幾乎不回家,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如果家中的大人,父母效能不彰(放任、完全不照顧孩子)或是教養不當(情緒失控、過度打罵)的情況,夫妻的離異,對於孩子而言,可能也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但是,無論爸媽是怎麼對待他,只要家中有發生衝突或離異,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多少還是會夾雜著失落感。
我們要如何陪伴孩子調適他失落的情緒呢?
陪伴孩子的失落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時,觀察他的表情與行為,只要有一些怪怪的、悶悶的,都可以適時的關心他,問問孩子:「你還好嗎?」、「你怎麼了?」、「有事情想要跟我說嗎?」
當孩子是願意述說他的心事時,記得要多傾聽、多回應,「是喔!」、「了解。」、「喔~原來如此。」此時,他需要的是一個傾吐的對象,一個願意聆聽他內心失落與煩悶的人。所以,我們就不用再對他說教或講道理,也不用說服來壓抑他的情緒,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或「沒有那麼嚴重啦」。
倘若孩子不願意向我們吐露心事,我們也可以對他說:「孩子,媽媽會問你,是因為看到了你的表情,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所以想要關心你。」再接著說:「沒事就好。媽媽想讓你知道,如果你有不開心的事情,想找人講的話,可以跟我說,我願意陪著你一起面對喔。」
釋出我們的善意,尊重孩子是否有想聊的意願,我們就有耐心地等著他吧。遠洋的船隻累了,知道有個港灣可以安心地充電,總有一天,他會來的。
有溫度的對話,溫暖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願意與我們多聊,不妨可以問深一些來了解孩子心中的感受與真實的想法。
「家裡的變化,會讓你感到不安嗎?」
「剛剛爸爸跟媽媽講話有些大聲,你有害怕嗎?」
「學校運動會,只要媽媽去,你會介意嗎?你的感受是什麼呢?同學會講些什麼嗎?」
「平時,爸爸會陪你看數學的功課,現在只能假日才能見的到,你會想爸爸嗎?」
「你會期待爸爸跟媽媽一起陪你去嗎?」
假設孩子回答的是有些負面的感受,請記得,要試著接納他的情緒,「嗯~我能明白你的不安。」、「你當然可以生氣。」、「你嚇到囉,來~抱一個。」同時,也要試著理解他的想法,「原來是你這樣想的啊。」、「想必你當時一定很不好受吧。」然後,請多多擁抱他、拍拍他,讓孩子知道,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山洞裡,有我陪著你一同感受這片黑暗。
我們的溫度,會如同一束光線,穿過岩石,照射進來,讓這片山洞有了亮光。
最後,也別忘了跟孩子說「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些事。」讓他知道,把內心的失落情緒、負面感受都講出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避免在孩子面前數落另一半
請記得,『大人的紛爭與孩子無關』,盡量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責備或數落另一半。畢竟,最重視我們夫妻關係的人,其實是我們的孩子。即便夫妻之間的相處沒有那麼的融洽,但是,對方就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保有孩子與對方的關係,也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溫柔。
提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可能有些爸媽會擔心,假使離異了,只有自己單獨照顧孩子,會不會影響他心中的安全感呢?!請放心,只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至少有一個人,無論他怎麼樣,都是無條件愛他、包容他與接納他的,他的內在安全感,肯定是相當充沛與富足的。
*本篇文章由【澤爸】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