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年幼手足的過世,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走出哀傷
網紅便當夫人育有5個小孩,近日於社群媒體分享其4歲的兒子罹患「彌漫性內生性腦幹膠質」(DIPG),此病程快速且兇猛,常常讓病人與家屬措手不及。於今年一月發病的翔翔,同年八月離世,令人悲痛、惋惜的消息,同時也讓人想好好擁抱便當夫婦與翔翔的手足。
「你們還好嗎?」
孩子離開了,在這裡的你們,還好嗎?
得知生病、進行醫療處置的這階段,主要照顧者的多數為了照顧生病的孩童而心力交瘁。家人生病其實不僅止於在病人與照顧者身上,若以生病兒童為中心畫一個同心圓,曾經與其有過社交連結互動的人,受到影響的程度也隨著同心圓緊密的程度而有所差異,當然每個人情緒表現與哀悼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最直接受到影響與衝擊的會是共同生活的家人、手足,其中健康手足的心理狀態也需要被照顧。
面對孩童的離世,健康手足與其父母是否能夠走到悲傷復原的路上,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健康手足?
針對健康手足的發展階段提供適當的引導與支持
史丹佛大學婦女與兒童健康研究所,以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來說明,如何理解死亡。因此當我們在照顧健康手足時也可以此概念,延伸與調整談論的內容。
一、看見孩子的情緒與行為
「妹妹為什麼不會回來了?」「可以叫妹妹回來嗎?我不跟她搶玩具了?我把玩具都給她」「是不是因為我那天說我討厭她?所以她才死掉了?」學齡前的幼童對於死亡的概念仍在理解中,此時期也可能會誤以是自己造成其他手足的離世。兒童時期的孩子面對死亡的恐懼源於害怕與家人分離、以及面對死亡的未知世界。面對悲傷復原階段,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情緒反應,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不斷哭泣、害怕、恐懼,作惡夢,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表情、行為回饋給孩子,協助孩子覺察身心的變化,才能有機會紓解與復原。
二、營造安全、溫暖的對話情境
環境空間上可選擇孩子感到安心、溫暖與放鬆的情境。例如:讓孩子選擇抱著感到安心的安撫物;選擇干擾較少、安靜且讓人放鬆的空間。家長需展現出積極傾聽、接納、不批判的態度,讓孩子能放心、安全的談話,讓孩子知道當他想聊聊時,我們都會在,我們很在意你的感受與想法。
三、誠實的回應孩子的疑問
「甚麼是死亡?」「死後的人會去哪裡?」面對死亡、未知孩子可能有很多的疑問與想像?當孩子在歷程當中提到的疑問,家長保持誠實回應事實的態度。面對孩子的疑問有些家長不知如何回應,會與孩子提到「妹妹只是睡著了」,史丹佛婦幼健康研究所也提出,針對此回應有些兒童會將睡著與死亡連結,甚至害怕入睡。家長可以回應的方式如:「我們沒辦法看到妹妹了,我也很想她,你想她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看她的照片」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到物體的想念,孩子更能抒發情緒。
四、陪伴孩子一起練習道別
在臨終的階段,孩子若準備好了,可引導孩子透過口語(如可先擬定想給他的一封信,可以對著想道別的家人唸出來)或非口語方式(寫一封信、想念日記以及繪畫、擁抱等),練習與愛的人道出想念。每個孩子說再見的方式與接受程度不同,尊重孩子的意願與狀態,讓孩子知道,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我們會陪著他一起。
除了健康手足,家長個人的情緒與身心狀態也需要多留點時間觀照自己,家長與孩子的狀態會相互影響。請允許自己悲傷、不用急著與逝去的孩子道別,但你需要讓自己知道,混亂失序的狀態可能會持續一陣子,這都是正常的。若你有需要記得停下來休息、讓自己喘口氣,也可以找尋其他親友或專業資源的協助。
延伸閱讀》
史丹佛大學婦幼研究所-如何與不同階段孩童談死亡 Discussing Death with Children (stanfordchildre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