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孩子更焦慮考試成績,家長如何轉換心態?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時,其實父母因為對孩子有期待,也會有失落的感受,因而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孩子認真讀書,也因為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失落或督促讀書的用意,反而讓孩子接收到的是父母的焦慮,使得親子間的衝突增加,然而若父母試著放下焦慮、轉換心態後,也許換個角度陪伴孩子,且能更坦然的面對孩子成績這件事喔。
在面對考試成績這件事,有時候父母會比孩子更焦慮成績高低,除了心疼孩子的付出得不到同等的表現、氣憤孩子沒有付出足夠努力,但其實最重要的是擔心成績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升學的規劃。雖然很多父母都知道學業成績不能定論孩子的發展或表現,但當面對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時,還是會陷入應該嚴格要求,或是佛系鼓勵的兩難。
然而,隨著大考結束、填寫志願及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況除了在學生間體會到,在家長們的身上也能深深看到這樣的落差。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如預期時,許多父母也會有失落的感覺,反省著是不是應該要對孩子多要求一點,或是出現「如果孩子再用功一點、再認真一點、再自律一點,成績應該就會更好」的想法,將這樣的結果歸因在孩子不夠用功、不夠努力,反而增加親子間的衝突以及孩子對於學習的反感。
但其實,家長因為擔憂孩子而感到焦慮、失落,反而無意間造成了親子衝突,或是親子各有壓力的惡性循環,這也不是家長們樂於見到的。
那麼,家長們可以怎麼轉換心態,降低自己對孩子成績的焦慮呢? 這邊提出了4個轉換心態的好撇步給家長們參考。
- 穩定情緒放輕鬆:孩子面對考試會緊張焦慮都是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也跟著焦慮,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更沉重的壓力,所以父母也必須練習穩定情緒幫忙自己放輕鬆,當身心輕鬆了,看待事情的眼光也能變得輕鬆一點。而情緒穩定的情況下,更能多看到孩子的優勢與認同孩子的表現,避免將自己與孩子逼進「唯有成績好」的死胡同中。
- 碎念叮嚀少一點: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很散漫,不逼緊很容易墮落,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會沉迷3C產品而影響課業,所以跟在孩子身後不斷叮嚀、催促。然而,父母也要能夠覺察自己對孩子的叮嚀的原因是什麼?是孩子真的散漫到需要盯著嗎? 還是其實是自己開始焦慮了? 有時候,孩子聽到父母在身後督促也會讓他們思考著自己是否真的這麼差,當自我評價變低,對學習的表現可能更消極,如此一來,又讓父母更感焦慮。
- 傾聽交流多溝通:過去父母是權威式教育,以父母的意見為主,但我們要知道新世代來臨,除了父母說出想法,孩子的聲音也需要被聽見,所以給孩子多一點空間表達想法,父母放下身段多傾聽,反而營造出真誠、信任與接納的對話空間,增加彼此的了解,並能給予支持跟肯定。
- 將心比心共苦樂:雖然比起考試壓力,家長們現在承受的經濟、生活與工作壓力更是高許多,有時候會不小心脫口而出「讀書是最單純的,就考試而已有什麼壓力,等你以後工作就知道什麼是壓力了」,但請家長們回想一下當年我們求學時,面對的課業壓力可能也讓自己幾乎喘不過氣,所以看著孩子面對學習與成績時,也想想自己當初的感受如何,這樣也能幫忙自己更能體會孩子現在面臨學習的甘與苦。
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要面對到不少學習挫折與考試打擊,他們也在學習著如何與這樣的挫折壓力相處。當成績不如預期時,其實孩子與家長都會感到失落,但若家長的焦慮是高於孩子,有時候會更增加孩子們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自我認同的發展。相反的,家長們若能轉換心態,先穩定自己的心,能夠覺察到自己的焦慮來自於對孩子的關心與擔憂,並能跟孩子多些想法交流,以關心的角度陪伴孩子度過學習的挑戰,那麼也有機會看到孩子的優勢以及學習的進步喔。